《中國企業家》雜志(CN:11-1269/F)1985年創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著原初確立的方針在前行,在與時代相融和的同時,依然保持著它的風骨與氣度,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進一步鞏固知識。全國影響力大的商業類雜志、全國發行量多的高端商業雜志、被國際財經媒體引用多的中國雜志、為中國商學院提供多案例支持的雜志、受EMBA/MBA學員青睞的雜志。
《中國企業家》主要欄目:觀察家、公司、特別策劃、評論、資本等。
將正確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巧妙地融入精美的文章當中,使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作為一本財經類文化雜志,編發的文章,不僅注重思想性,更注重可讀性、感染力和滲透力,追求高品位、高質量文章,以其豐富性及多樣性的形式呈現。
寧夏吳忠市養牛大戶劉勇(化名)很慶朝2法年沒有太貪心。去年原奶收購價暴漲,對此他和距此不遠的青銅峽市一位同行采取了不同的選擇。去年,那位同行趁著奶價大漲之際,盤下了1000多畝地擴建了養牛場,增加了托管的奶牛數量。不料今年奶價大幅回落。那位同行眼見著投入血本無歸。劉勇則與當地的乳品企業金河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河)和國內某大型乳制品企業簽訂了供應合同,這才使得他們今年奶價降低時“逃過一劫”。
賈躍亭和雷軍的公關,賈躍亭和雷軍,都遭遇了輿論的漩渦。賈躍亭一封全員內部信,反思樂視“節奏過快,全球化戰線拉得過長,外部融資規模難以滿足快速放大的資金需求",導致樂視“糧草供應不及時,后勁已經明顯乏力”。他宣稱樂視生態戰略快速進人第二階段,將“告別燒錢擴張,聚焦現有生態”。
企業家為什么會警惕險資,在“寶萬之爭”之后,保險資本“野蠻人”的角色定位已經深人人心,即使是彬彬有禮的敲門,人們也難免要懷疑其后續還會有什么動作。陽光保險舉牌伊利股份是新的一例。在觸發舉牌之后,雖然陽光保險公開表態,在未來12個月內不再增持伊利股份,也不主動謀求第--大股東的地位,但伊利股份仍然如臨大敵,緊急停牌,并且很快推出了抵御“野蠻人”人侵的定增方案。
歷史上,沒有哪個人造節日像“雙十一”席卷全國,而且讓每個人花錢花得如此高調和愉快。它早已超越促銷,變成全民狂歡,與之相對應的是海量社會資源的調動。同樣挑戰我們想象力的還有每年的那個數字。去年11月11日,僅阿里平臺的交易額就達到350億元,相當于同期美國“網購星期一”交易額121億的近3倍,是去年10月日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93億元的一半。
企業家精神比資本更重要,萬科股權之爭波詭云譎,拋開種種陰謀論,創始人與資本之間的博弈,是觀察其走向的一個重要維度。有人認為,資本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萬科股權之爭應該交給市場,這是歷史的潮流。的確,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曾面臨過同樣的問題。但時至今日,這些國家的資本市場,大都建立了相應的制度,來保護創始人對股權分散的公司擁有一定的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