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旅游》雜志(CN:10-1012/K)2011年創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著原初確立的方針在前行,在與時代相融和的同時,依然保持著它的風骨與氣度,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進一步鞏固知識。
《中國國家旅游》以旅游展示中國形象,以具有永恒價值的內容為讀者提供超越景觀的摯愛閱讀體驗。
《中國國家旅游》主要欄目:旅訊模塊、心靈模塊、旅游模塊、旅行模塊、等。
作為一本《中國國家旅游》類文化雜志,編發的文章,不僅注重思想性,更注重可讀性、感染力和滲透力,追求高品位、高質量文章,以其豐富性及多樣性的形式呈現。將正確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巧妙地融入精美的文章當中,使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將有一樹好花開“醞釀著一個好氣勢”將有一樹好花開”一這兩個句子來自20世紀小說家廢名的巧思,他借此表達的是將要讀到好文章時,那種期盼而欣喜的心情。相信我們的讀者看過本期雜志的專題報道《重生的繁花》,心中多半也會浮現出一幅“雜花生樹”的畫面。
題目里的”繁花”是個比喻,借指那些曾經一度瀕于衰亡的傳統手藝。幾位報道者或是多年探訪貴州苗寨,搜求原汁原味的苗繡精品,或是借鑒現代設計理念,從家鄉和田的玉雕工藝中發掘出千變萬化的創新可能性,或是變賣房產,籌資拍攝蔚為大觀的《尋找手藝》紀錄片三部曲,讓觀眾得以見到全國各地幾百種傳統手工技藝的真實面貌。
我早就期盼一睹大興安嶺久負盛名的“不凍河”奇景。根河是中國著名的“冷極”,嚴冬時大小溪流都已封凍,市郊卻有一段“不凍河”仍像往常一樣水流淙淙。這天根河的氣溫是-42C,我清晨趕到河畔,立即被眼前的美景震懾住了。
蘇格蘭的光芒,格拉斯哥(Glasgow)是蘇格蘭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英國第四大城市。“二戰”前,這里是聲名遠揚的工業重鎮,人口超過100萬,但戰后經歷了長時間的蕭條。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眾多金融公司的遷入,格拉斯哥的經濟有了明顯的復蘇,1990年它被選為“歐洲文化之都”,并日漸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中國國家旅游》雜志(CN:10-1012/K)2011年創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著原初確立的方針在前行,在與時代相融和的同時,依然保持著它的風骨與氣度,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進一步鞏固知識。以旅游展示中國形象,以具有永恒價值的內容為讀者提供超越景觀的摯愛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