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雜志(CN:11-4542/P)1950年創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著原初確立的方針在前行,在與時代相融和的同時,依然保持著它的風骨與氣度,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進一步鞏固知識。
《中國國家地理》是中國目前一本對外出售版權的雜志,成功地進入發達國家和地區(現有中文簡體版、中文繁體版、日文版等版本)。如今在中國,《中國國家地理》的記者們也帶著類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國的名山大川,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
《中國國家地理》主要欄目:國家地理推介之旅、生態圈透視、私人博物館、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理視點、地理文萃等。
作為一本文化雜志,編發的文章,不僅注重思想性,更注重可讀性、感染力和滲透力,追求高品位、高質量文章,以其豐富性及多樣性的形式呈現。將正確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巧妙地融入精美的文章當中,使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在美國的首都華盛頓,矗立的則是紀念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紀念碑。幾年光景,家里多了不少和兔猻相關的小物件:模型手辦、茶寵、抱枕……和朋友聊天時,不時還會收到對方發來兔猻圓而蠢萌的表情。在分類學上,兔猻曾被認為是貓科動物兔猻屬(Otocolobus)下唯一的物種。
不過前些年的DNA測序顯示,兔猻的祖先與家貓較為接近,因此,它們不再歸于兔猻屬,而是回歸到貓科動物的貓屬當中。以山水立城的密云,被地理學家認為是京北的天府。如果從地理“分形”概念上看,密云像極了北京城的微縮版圖。
橫亙于北京城北面和東北面的燕山山脈,自關東向西而入,在京北形成了一個半圍合的盆地,坐北朝南,一面開敞,潮河與白河沿著燕山山脈的褶皺間隙,一東一西,逶迤前行,南北貫通著中原與塞外的天然孔道,千百年來滋養、孕育著農牧交錯帶上的草原文明與中原文明。
“那是2007年11月,在太陽湖的東端,我們正在用午餐,一只狼情無聲息地出現在距離人群不到十米的地方。看樣子,也就兩三歲左右,當時大家一發現它,有些意外,有點不知所措。有人拿出了三塊手抓肉扔出來,它毫不畏懼地叼起,但是三塊肉沒法一起叼走,于是索性在那兒吃起來。
時隔9年后,也是在這里,我們又遇見了那只不怕人的狼。”在巨大的桌狀冰山面前,連人類建造的巨輪也顯得十分渺小、卑微。由于冰山的不可預測性,輪船在航行中往往要小心翼翼地避開它們。這些冰山并非由海水結冰而成,而是陸地冰川斷裂后進入海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