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傳播》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通過對具體案例的深入剖析,展示傳播實踐中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為行業提供借鑒。探討傳播學教育的方法論創新與實踐,分享教學改革的經驗與成果。為了保證學術質量,未來傳播實行嚴格的同行評議制度。作者在投稿前需認真閱讀投稿指南,確保稿件格式符合要求,并且內容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原創性。我們歡迎國內外學者積極投稿,共同為傳播學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新聞學與傳播學領域的研究與探索。以“探索傳播研究的前沿,引領未來發展趨勢”為宗旨,致力于構建一個開放、包容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國內外學術界的溝通與合作。雜志不僅關注理論研究,同時也重視實踐應用,鼓勵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合作,以期推動傳播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創新和技術進步。面向的對象廣泛,包括但不限于高校師生、科研人員、媒體從業者、政府機構工作人員以及所有對傳播學及其相關領域感興趣的社會各界人士。
[1]參考文獻:引文務必準確,參考文獻表中列出的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并且在文章中直接引用的文獻;按GB7714-87的規定采用順序編碼標注制著錄。
[2]本刊實行匿名評審制度,文責自負,切勿一稿多投。來稿一經刊用,即視為作者許可本刊使用該稿件的發表權、發行權、復制權、網絡傳播權等。
[3]摘要:要求文字簡潔而精煉;內容客觀而全面;重點突出研究結論;用第三人稱表述(不要出現“本文”、“該文”、“筆者認為”、“作者認為”等用語);不要加詮釋和評價性文字;篇幅以200字左右為宜。
[4]圖表注于文中相應位置,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全文只有1幅圖時圖序寫作附圖,只有1個表時表序寫作附表。
[5]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篇名、作者注置于當頁地腳;對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可夾在文內(加圓括號),也可排在當頁地腳或文末。
[6]來稿請務必注明姓名、單位、地址、郵編、手機號碼、E-mail地址、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及開戶行信息,以便及時寄送樣刊等。
[7]篇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篇名),不應含有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
[8]投稿者若抄襲、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或者稿件內容侵犯他人名譽權、隱私權、人格權的,由投稿者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自負文責。
[9]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10]如論文屬于某科研課題或基金項目,在首頁地腳處寫出項目名稱及編號;在首頁地腳處寫清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學源街998號,郵編: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