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雜志(CN:11-5239/C)1988年創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著原初確立的方針在前行,在與時代相融和的同時,依然保持著它的風骨與氣度,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進、一步鞏固知識。是一份為全國大學生服務的刊物,關心大學生的生存與發展,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貢獻力量。
《大學生·中國校園》主要欄目:特別報道、調查、情事。
《大學生·能力博士》主要欄目:封面報道、特別報道、鮮視線、中國夢、村官紀事、看展覽等。
作為一本學習輔導類文化雜志,編發的文章,不僅注重思想性,更注重可讀性、感染力和滲透力,追求高品位、高質量文章,以其豐富性及多樣性的形式呈現。將正確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巧妙地融入精美的文章當中,使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地方特“色”食物烏飯,讀研時,我所在的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有一個藥物園,在一次《植物分類學》的野外實習課上,老師帶著我們逛園子認植物。老師指著一棵比人稍高的樹說,"這是烏飯樹,把它的葉子搗爛,取出烏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中,根據口味還可以加瘦肉或者香菇攪拌,經文火炊透便得到烏飯。”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大學同學展示的圖片,對于老師所說的清香可口有些懷疑。
沒有負能量是最大的負能量,麥克風故障器,每當此時,他冒出了另外一種想法:正確的作息多么重要啊,為什么我不能有自己的主見呢?最后就陷入了劇烈的沖突,無數個不眠之夜都在輾轉反側于琢磨如何做才是正確的。每當此時,他冒出了另外一種想法:正確的作息多么重要啊,為什么我不能有自己的主見呢?最后就陷入了劇烈的沖突,無數個不眠之夜都在輾轉反側于琢磨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編者按:北京交通大學武漢籍大四畢業生彭海壁同學,本已定好6月18日返校的車票,如無意外6月20日他將出席北交大2020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北交大的校園里,紀被精心布置好,靜待學子們歸來,“還”他們一個失而復得的畢業典禮。不成想,北京疫情出現了反復。6月16日,返校被取消了。在得到通知的第一時間,海壁同學難過地寫下此文,紀念那他失去的畢業典禮。
彼時,此時2020央美畢業展,5月20日,中央美術學院線上畢業季正式啟動。31名博士研究生、375名碩士研究生、846名本科生的1萬多件畢業作品,在中央美院虛擬美術館的9大虛擬展廳呈現。“歡迎大家來看展,我的學號是水12170500034,搜索學號可以直達作品地點。”還有2-3萬多件作品通過“超鏈接”,以網頁的形式展示。虛擬美術館像是開啟了一場時空之旅,使2020年的畢業展可以“坐著看,躺著看,轉圈看”,重要的,這是一個定格于云端、永杯下線的"2020中央美院畢業季美術館”。
北京,一央美同學設計中的主角,在2020中央美院研究生的”云”畢業展上,風景園林、城市設計和建筑學院的一些學生把目光聚焦北京,北京的老城、街道、地鐵、郊區、村落都成了他們藝術設計的主角。這些作品讓人們仿佛置身一個肆意暢想的北京城,仿佛看到了一個藝術氣媳越來越濃厚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