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風尚·暢游江蘇》雜志(CN:32-1775/G0)是江蘇省旅游局官方雜志,立足江蘇,輻射國內(nèi)其他城市和國外。2006年創(chuàng)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著原初確立的方針在前行,在與時代相融和的同時,依然保持著它的風骨與氣度,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進一步鞏固知識。
《明日風尚·暢游江蘇》主要欄目:自駕連線、私人定制、試住體驗、獨家食客、行裝?購物、行者對話等。
作為一本文化雜志,編發(fā)的文章,不僅注重思想性,更注重可讀性、感染力和滲透力,追求高品位、高質(zhì)量文章,以其豐富性及多樣性的形式呈現(xiàn)。將正確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巧妙地融入精美的文章當中,使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連日的陰雨早把姑蘇城染成了一塊揉不開顏色的墨布,無論是粉墻黛瓦還是綠柳紅桃,無數(shù)名人騷客畫中那些江南水鄉(xiāng)說不清道不明的朦朧,都在雨中被詮釋得淋漓盡致。聽聞近拙政園的荷花池風景正好,那么背起相機一頭扎進雨中的我,大概也妄想當一回江南畫中的那個人吧。
夢了,便不再想要醒來。蘇州是個多雨多水的地方,尤其是這”江南梅熟日”—在那春夏交替的季節(jié)里,大半個月連日連夜的梅雨居然也有能讓人心情持續(xù)跌到谷底的反面效果。于是人人手中少不了每日帶一把傘,不然可得隨時體會一把”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滋味。
而我,也許是生來骨子里便接受這樣整日淅淅瀝瀝的天氣。只要得空,便總帶著懷古尋夢的心思,一頭扎進雨里。江南的煙雨情愫,便是在這樣的情調(diào)中才能娓娓道來的。”昔潘岳氏仕宦不達,故筑室種樹,灌國鬻蔬,曰:‘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吾僅以一郡倘倅退林下,其為政殆有拙于岳者,園所以識也。”
拙政園的第一任主人王獻之,在建園之初說出這段話的時候,大概也沒有想到這園子會在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變遷之后,榮升為一座古城的象征,一個國家的文化瑰寶吧。連日的陰雨早把姑蘇城染成了一塊揉不開顏色的墨布,無論是粉墻黛瓦還是綠柳紅桃,無數(shù)名人騷客畫中那些江南水鄉(xiāng)說不清道不明的朦朧,都在雨中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明日風尚·暢游江蘇》雜志(CN:32-1775/G0)是江蘇省旅游局官方雜志,立足江蘇,輻射國內(nèi)其他城市和國外。2006年創(chuàng)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著原初確立的方針在前行,在與時代相融和的同時,依然保持著它的風骨與氣度,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進一步鞏固知識。